10月17日至18日,甘肃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25年年会暨翻译教育教学研讨会在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翻译协会、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甘肃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威廉希尔体育官方网站承办。来自全国翻译界的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及行业代表、中西部翻译协会共同体、陕西译协、译行丝路·翻译研究与语言服务中心等300余人齐聚兰州,围绕“译通天下:数字丝路上的文明共振与翻译教育共同体”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研讨与交流。

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利邦,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邢玉堂,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赵军,甘肃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王谋清,甘肃省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认证与教材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曹进,陕西省翻译协会副会长苏蕊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威廉希尔体育官方网站副院长俞婷主持。
马利邦首先回顾了williamhill英国威廉希尔百年办学历史与外语学科建设成就,然后指出,“数字丝路”作为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的延伸与创新,有力推动着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他希望各位与会专家学者共商人才培养大计、共探学科发展路径、共享实践经验智慧,为翻译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邢玉堂指出,人工智能正推动翻译教育向智能化、场景化转型。面对技术变革,需要构建“以人为本、技术向善、共生共赢”的可信翻译生态。他呼吁与会学者依托中国翻译协会的“四译工程”,结合甘肃行业产业需求和区域特色,更好地服务甘肃对外开放、国家语言发展战略和国际传播事业。翻译作为文明互鉴的桥梁,在历史上和当今数智时代都发挥着关键作用。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翻译行业生态,重塑译者核心价值和能力,促使译者向专业性、创造性、战略性领域升级。翻译教育亟需向智能化、场景化转型,培养“语言+专业+技术”的复合型涉外人才,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赵军从地缘优势、文化内涵等方面阐释了甘肃翻译教育和人才培养对促进对外贸易、国际交流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希望本次会议能为培养翻译人才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并表示外事部门将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联系与合作,为翻译人才创造更好的条件。
王谋清代表甘肃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对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数智时代的翻译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呼吁学界共同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高翻译质量、优化翻译流程、改革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等亟须解决的问题。

曹进指出,翻译的角色和使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并认为本次会议的议题不仅关乎翻译学科自身发展,更与国别区域研究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国家战略高度契合。他还强调,数智时代的翻译工作必须坚持人机协同、智慧共生。

苏蕊代表兄弟省份译协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并呼吁加强区域翻译协作与资源共享,构建西部翻译教育与发展共同体,合力推动翻译实践、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本次会议共设7场主旨报告和4个专题分论坛。主旨报告聚焦数智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教育、文化外译、国际传播等前沿议题,内容涵盖学科建设、方法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等多个层面。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译审教授作了题为“数智时代背景下,对外翻译需走高端发展之路”的报告,指出为了中国的发展与强大,尤其为了讲好中国故事、助力四大全球倡议,中国需要做好对外翻译。为此,译者必须树立国际传播意识和国际受众意识,也要依靠人机互动,推动翻译事业朝向高端发展。

甘肃文化翻译中心主任、兰州城市学院原副校长姜秋霞教授作了题为“破界与重构:敦煌文化‘译写话语’的当代启示”报告,从敦煌文化“译写话语”的历史维度出发,通过分析其独特的实践范式与具体案例,深入探讨敦煌文化译写对当代翻译知识体系重构的意义以及对人工智能时代翻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启示。

北京大学威廉希尔体育官方网站教授、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主任赵白生作了题为“翻译数据学:译家教育的新方向”的报告,指出翻译研究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且众说林立;但普遍存在重定性而轻量化研究的问题,进而造成印象性丰满、科学性贫血的问题。因此,建构翻译数据学为翻译智能学奠定基石,将是翻译教育的未来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张政教授作了题为“数智时代翻译教育面临的困境与思考”的报告,在剖析了人工智能对翻译教育带来的12种挑战之后明确指出:AI取代的是人工而非人才,翻译生产将是人机协作的混合式生产;翻译教育需要教授学生如何与AI合作、如何评估和编辑AI生成的翻译内容。

华语教学出版社贾巍巍副社长作了题为“大学生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全球治理视域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从全球治理视角出发,阐明翻译教育需要培养立足中国、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具备国际知识、拥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问题解决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全球治理理念与内容,构建以全球治理为导向的英语教学体系,并重构大学英语教材体系。

甘肃省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认证与教材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威廉希尔体育官方网站曹进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与法律翻译的同一律与多义性探究”的报告,以南非国家相关法律为例,通过对比人工与AI对多个典型术语的译法差异,呈现了同一律遵循与多义性处理的实践情况。他指出,法律翻译需要结合认知翻译学方法进行人机协作,确保准确性、一致性与法律效力。

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馆长、陕西省翻译协会副会长胡伟华教授作了题为“数字人文视角下的特色学科史料整理、编译与多模态展示研究”的报告,系统梳理了数字人文研究在现代人文学科研究中的应用场景,并基于文献学、图书馆学相关理论探究了数字人文技术在特色学科史料整理研究和多模态数据库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为特色行业史料的搜集、整理、数字化及对外译介提供了新思路。

分论坛分别围绕“地方文化外译的数字赋能与国际传播能力”“数字增能推动下的‘一带一路’语言服务深度研究”“智慧时代的翻译教育变革:技术引领与教育创新”及“‘数字丝路’视野下的翻译教育共同体构建及翻译实践”等议题展开,分别由李晓梅、何敏、贺国俊和白丽梅教授主持,并由张青、周亚莉、郭亚文、刘普、王惠霞等学者担任点评专家。40余位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现场交流热烈,研讨深入。




本次会议为“数字丝路”背景下的甘肃翻译教育、技术应用与国际传播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将对推动区域翻译事业创新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供稿:韩百敬

